【資料圖】
臺灣“中央研究院”經濟所今天發(fā)布經濟預測,受到出口疲弱、制造業(yè)調整庫存、企業(yè)投資步調轉趨保守影響,大幅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1.56%;近期各機構陸續(xù)下修經濟成長至2%以下,今年難“保2”幾乎已成共識。
“中研院”下修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率至1.56%已是近期經濟預測中相當保守的。星展集團、標準普爾兩大重量級外資7月18日不約而同將臺灣今年GDP(經濟成長率)砍到0.5%,是海內外預測機構最悲觀的,與“主計總處”、“中央銀行”預估值更出現超過1個百分點的落差。
經濟前景籠罩陰霾,“中央銀行”6月下旬開了第一槍,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至1.72%后,臺灣內部智庫展望愈來愈保守,中經院下修經濟成長率至1.60%,臺經院下修至1.66%。
“中研院”經濟所今天舉行“2023年臺灣經濟情勢總展望之修正”記者會,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至1.56%,和去年12月預測值2.41%相比,大減0.85個百分點。
“中研院”指出,2023上半年主要經濟體因應通膨問題而大幅緊縮的貨幣政策,其效果開始顯現,造成全球經濟放緩,終端需求不振,因此制造業(yè)持續(xù)去化庫存,進而影響到臺灣外貿動能及廠商的投資意愿,第一季實質GDP年成長率為?2.87%。預計下半年民間消費將成為支撐經濟成長的主要支柱,然而外需仍趨疲軟,因此2023全年的實質經濟成長率預測向下修正至1.56%。
“中研院”分析,由于疫情管制解除,促使民間消費升溫,第一季實質年增率高達6.48%,餐飲、休閑娛樂、旅游等相關服務消費需求熱絡,合計前6個月零售及餐飲業(yè)營業(yè)總額較去年同期分別年增8.99%與26.27%。
零售業(yè)中汽機車業(yè)、布疋及服飾品業(yè)以及綜合商品零售業(yè)中的百貨公司營業(yè)額均增長一成以上;因航班載運人次回升使外燴及團膳承包業(yè)年增高達五成以上,進而帶動餐飲業(yè)回溫。近期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回升,政府亦推動房貸及租金補貼、公共交通運輸補貼、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jié)能補助等措施,有助增加民眾可支配所得。隨著邊境境開放,跨境旅游人次可望攀升,預估下半年民間消費將穩(wěn)健成長,2023全年實質民間消費成長率達5.77%。
企業(yè)投資步調轉趨保守,第一季實質民間投資成長率轉為年減2.16%。制造業(yè)第一季“國內”固定資產增購額年減3.24%,其中機械雜項設備年減6.92%,今年上半年新臺幣計價資本設備進口亦年減4.41%?。ㄒ悦涝媰r則減10.34%)。下半年全球經濟景氣前景尚充斥著各種不確定性,將抑制企業(yè)投資需求,考量物價及高基期因素,預估2023年實質民間投資年減2.80%。在政府及公營事業(yè)延續(xù)推動公共建設投資下,預估2023全年實質固定資本形成年增率為?1.71%。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