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軍人崗位的特殊性,大多數(shù)軍人一年難得與家人團聚在一起,有的甚至長年累月不能相聚。如果他們的家屬能夠來部隊探親,就可以讓軍人與親人團聚,從而緩解思念之情,也可以讓家屬們了解軍營里的生活,加深對軍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今天的《軍旅文學之窗》為您播送散文《父親來隊》,讓我們通過作者講述的父親來部隊看望自己的難忘經(jīng)歷,感受軍人的責任與擔當,以及軍人家屬對國防事業(yè)的默默付出。
父親來隊
作者:張鳳波
(資料圖片)
我從軍三十年,父親只來過一次部隊,也正是那一次來隊,讓父親真正了解了軍營生活,看到了軍人的奉獻與擔當。
1999年冬天,父親搭乘老鄉(xiāng)的貨車,從千里之外的河北邢臺來到遼寧凌海探望軍營里的我。父親要到部隊的那天,我早早來到高速路口,迎接很久未見的父親。貨車停穩(wěn)后,父親從副駕駛的位置下了車,開口第一句話說的是:“東北的天氣真冷??!”
到了連隊,父親被安排住在我們連隊三樓的一間宿舍里。當時,父親聽到大家都喊我指導員,才知道我擔任什么職務(wù)。父親問我:“現(xiàn)在你大小也是連隊指導員了,工作比以前輕松點了吧?”我回答說:“部隊工作性質(zhì)特殊,沒有輕松的時候。干部有干部的職責,士兵有士兵的職責,大家都一樣努力?!?/p>
第二天一早,熟睡中的父親被一陣急促的起床哨聲驚醒。他看了一眼墻上的掛鐘,才清晨六點。披上衣服,他隔著窗戶往外一看,我已經(jīng)在連隊門口站好。緊接著,全連官兵下樓集合,值班員整理隊伍,報告完后就開始出早操。父親看到自己的兒子著裝整齊、精神抖擻,和連長站在隊伍的最前邊,領(lǐng)著官兵跑向操場,心里油然生出一股自豪感。
出操回來后,我悄悄推開父親宿舍的門。本以為父親還在睡覺,沒想到父親已經(jīng)洗漱完畢坐著等我。我按照部隊的內(nèi)務(wù)整理標準,把父親的被子疊成了“豆腐塊”。父親第一次見我這樣疊被子,更沒想到松松軟軟的被子可以疊成整整齊齊的“豆腐塊”,禁不住表揚了我一下:“臭小子還真有兩下子。”
我告訴父親,把被子疊成“豆腐塊”,是部隊一直以來的傳統(tǒng),也是軍人作風標準的體現(xiàn)。接下來的幾天,父親為了適應部隊生活,也開始學起了怎么把被子疊成“豆腐塊”,并且按照戰(zhàn)士宿舍的物品擺放標準,把臉盆、毛巾、牙刷等生活用品擺放得整整齊齊。
作者在新兵連訓練時的留影(圖片由作者提供)
連隊的日子有規(guī)律性也有突發(fā)性。有一天,部隊附近的村莊突然冒起了濃煙,我和連長接到團部命令后,急忙集合連隊官兵趕到村子里救火,父親也一路小跑跟著我們來到失火的村子。
這個村子里大都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房屋,一家失火,如果不及時控制火勢,就會殃及周圍鄰居,給村民造成極大的損失。在救援現(xiàn)場,看到我和連長分頭組織官兵用臉盆端水救火、用鐵鍬鏟土滅火,特別是當我連續(xù)幾次沖進火勢兇猛的屋子里背老人、抱小孩時,父親緊張極了。一個小時后,大火終于被撲滅了。父親看到官兵們身上、臉上被濃煙熏得黑乎乎的,既心疼又感動。
這件事之后,父親意識到,軍人的責任與擔當可能不僅是在戰(zhàn)場上,和平時期同樣也會有流血犧牲。有一次,團里組織全副武裝拉練,新聞干事特意把父親拉上采訪車,想讓他親眼看一下部隊拉練是什么樣的。
在車上,父親看到我背著背包、水壺、糧食袋和輕武器,一邊指揮部隊保持戰(zhàn)斗隊形,一邊喊口號給大家鼓勁,努力不讓任何一名戰(zhàn)士掉隊。在數(shù)十公里的拉練途中,官兵時而急行軍,時而伏擊戰(zhàn),作戰(zhàn)的味道很濃。開飯的時候,大家就地而坐,吃的是面包、榨菜加白開水。平時瘦弱的我,此時在父親的眼里,就是一位有責任心、敢于戰(zhàn)斗的指揮員。
拉練回營后,已經(jīng)是夜里10點多,父親把我叫到他的宿舍,給我倒了一盆溫水,讓我洗洗臉早點休息。我說,現(xiàn)在還不能休息,等會兒要去查鋪查哨,還要把這次拉練總結(jié)寫出來,明天到團里匯報。
父親說,他知道當兵辛苦,但沒想到是真的24小時“不下班”。后來,父親還在訓練場上觀看了我組織官兵訓練的場景,當我做隊列訓練、槍械操作等示范動作時,父親聚精會神地看著我做完每一個動作。看到以前在農(nóng)村老家只會拔草、放羊的農(nóng)村娃,如今成為了部隊帶兵人,父親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父親這次來隊住了半個月,他每天努力學習軍人的工作生活日常,比如在宿舍里學習站軍姿、唱軍歌、整理內(nèi)務(wù)。到了離隊的時候,父親一再叮囑我,如今你當連隊主官了,千萬不要驕傲自滿,一定要謙虛謹慎,多干出點成績,用實際行動回報黨和軍隊的恩情。
父親離開時,我把父親送到老鄉(xiāng)返程的車上,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父親透過車窗,揮手讓我回去,也是強忍著淚水。我想,我和父親的眼淚,包含了分別的不舍和對彼此的牽掛。
此后,父親因為身體原因,再也沒來過部隊探親,但他在老家一直保持著部隊整理內(nèi)務(wù)的習慣,而這一習慣正體現(xiàn)了他對軍人的致敬和對兒子工作的支持。
本期《軍旅文學之窗》欄目
作者:張鳳波
主播:笑睿
編輯:郝志宏 笑睿
主編:楊鴻
編審:呂錫成 譚淑惠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