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0日從西北農林家科技大學獲悉:該校食品學院劉學波教授團隊聯(lián)合國內外多個專家團隊,近日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訊》上在線發(fā)表其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間歇性禁食模式在改善2型糖尿病及相關腦認知損傷作用中的新機制。
劉學波教授團隊基于腦-腸軸理論體系,立足“間歇性禁食作為一種膳食調節(jié)模式,對改善慢性代謝性疾病及神經認知具有保護作用”基礎,致力于尋找這種禁食模式對糖尿病誘發(fā)的認知損傷到底有怎樣的影響?他們聯(lián)合深圳華大農業(yè)應用研究院、瑞典查爾莫斯理工大學、美國南加州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等多個國際頂尖團隊,歷時三年,發(fā)現(xiàn)間歇性禁食模式可顯著提升2型糖尿病小鼠的認知功能,糖尿病癥狀也顯著改善,同時引起了小鼠腸道菌群結構改變,促進了腸內有益菌以及多種菌群代謝產物的生成。研究進一步采用腸道宏基因組、血漿代謝組、腦轉錄組等多組學技術與動物行為測試相結合的方法,證明該禁食模式對腸道菌群-代謝物的改變,直接增強了大腦海馬的線粒體生成和能量代謝,進而減輕了糖尿病小鼠認知損傷。
該項成果首次揭示了腸道菌群及代謝產物在間歇性禁食模式改善糖尿病及認知損傷中的重要參與機制,為營養(yǎng)干預和改善代謝相關機體健康問題提供了新啟示。(記者 史俊斌 通訊員 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