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吳思晨?科技日報記者?李麗云
7月2日—3日,赫哲族第十一屆烏日貢大會在“華夏東極”黑龍江省撫遠市舉行,來自北京市、哈爾濱市、撫遠市、同江市、饒河縣等地的15支代表隊近千名赫哲族群眾,身著五彩節(jié)日盛裝,出席本次民族節(jié)日盛會。
(資料圖)
赫哲族是全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一個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但卻有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有的還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從1985年開始,赫哲族群眾通過舉辦烏日貢大會的形式,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
烏日貢,赫哲語為歡樂喜慶之意,是全國各地赫哲族群眾以傳統(tǒng)文化為根基,進行的集文藝、體育及語言、餐飲、傳統(tǒng)工藝為一體的一項盛大民間文化活動,每年的農歷五月十五為赫哲族的烏日貢節(jié),每四年舉辦一次烏日貢大會。這次素有“華夏東極”“東方第一縣”之稱的撫遠市承辦了赫哲族第十一屆烏日貢大會。
開幕式上,四位英姿颯爽的軍人護送著鮮艷的五星紅旗,漂亮的赫哲族姑娘護送著烏日貢大會會旗,15支代表隊隊員在儀仗隊引導下意氣風發(fā)走進會場,他們用嘹亮的口號和激情的舞蹈向大家演繹弘揚民族文化、增進民族團結的美好情懷。
佳木斯市委常委、撫遠市委書記何大海致辭表示,近年來,撫遠市不斷加大教育、衛(wèi)生、文化基礎設施投入力度,著力改善赫哲群眾生產生活和居住環(huán)境,扶持赫哲族群眾大力發(fā)展魚皮工藝品加工和旅游服務業(yè),讓赫哲族群眾享受到更多的發(fā)展成果。這次烏日貢大會在撫遠舉辦,必將為傳承赫哲民族文化,增進民族團結,促進民族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
開幕式結束后,與會嘉賓共同參觀了赫哲族歷史文化長廊,了解赫哲族漁獵文化、薩滿文化、樺皮文化、魚皮服飾文化和食魚文化等文化形態(tài)。
上午10時,第十一屆烏日貢大會文藝競賽正式開始。伊瑪堪表演展示了赫哲族說唱藝術的魅力,歌曲《魚灘歡歌》《大頂子山高又高》,舞蹈《自然之靈》《瑪法嫁林依》等充分展示了赫哲族人的生活狀態(tài)、獨特的文化魅力,表達了對如今幸福生活的贊美。15個代表隊的50個節(jié)目,充分體現了赫哲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悠遠文化。赫哲族群眾說唱“依瑪堪”、唱起“嫁令闊”,以載歌載舞的娛樂形式抒發(fā)心中的喜悅心情。
在文藝競賽的同時,赫哲傳統(tǒng)體育競賽項目也如火如荼。各代表隊分別進行了摔跤、射箭、頂杠、魚王角力、叉草球、杜烈其、打兔子等11項競賽。這些赫哲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形成發(fā)展于赫哲族原始的漁獵生產、生活之中,是人們勞動閑暇之余休息、娛樂、健身的方式,現在已經是民族文化中的一塊瑰寶,展現了赫哲族人自強不息、奮發(fā)進取的精神風貌。
本屆烏日貢大會歷時兩天,進行了文藝、體育比賽,中俄文化交流文藝匯演、篝火晚會。文體比賽各具特色,形式多樣,主題鮮明,是一場精彩的民族盛宴。
(陳志偉 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