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赫佳巒?科技日報記者?付毅飛
2022年11月,中國航天基金會在海口舉行中國航天基金會獎頒獎儀式,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晨信公司總體研究室主任李昌隆榮獲“航天貢獻獎”。
李昌隆從事總體設計工作,承擔過多項國防基礎科研項目,曾獲得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授權專利7項,榮獲2014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稱號,發(fā)表多篇代表性論文和專著。
(資料圖片)
參加工作18年來,李昌隆在熱愛的領域里奮進深耕,甘于平凡?!拔抑皇且粋€普通的航天人,榮譽再多,也只是對我工作上的肯定?!彼f。
始終堅持“總體”意識
“工作中,既要解決好出現的技術難題,還要處理好各項綜合協調事項,需要考慮的細節(jié)特別多?!崩畈〕Uf。他始終堅持“總體”意識,時刻把用戶需求放在心上,扎扎實實做到極致。
面對復雜多變的技術難題要及時解決優(yōu)化,并舉一反三避免同類問題反復出現,這是李昌隆的工作信條。這話聽起來像感覺,做起來是原則。而他一堅持就是18年。
他總是調侃:“我的電話都是打沒電的。”一頁頁通話記錄,一條條消息回復,無不體現著他的工作態(tài)度。在單位、在駐地,到處都是他的身影,言簡意賅、語速飛快,解決一項又一項的技術難題。他總是第一時間把溝通的技術細節(jié)詳細匯總,落到紙面上,為項目的攻關成功提供有力保障。他的工作不僅得到相關部門的好評,更是得到了用戶的高度評價。
身經百戰(zhàn),不問艱辛
入行以來,李昌隆從一個懵懂稚嫩的畢業(yè)生,逐漸成長為技術核心骨干。他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zhí)著,不畏艱辛,奮力完成一項項技術攻關。
作為設計團隊的主要成員,他先后參與多個國家相關工程及項目的指揮系統(tǒng)總體設計工作,為航天產品提供了堅實的指揮通信保障。他設計的動態(tài)架構,使指揮結構扁平化;提出的考核辦法,為關鍵指標驗證提供支持并獲得國防專利授權;開展的技術研究,大大提升了通信效能。
在項目復雜、經常連軸轉的工作狀態(tài)下,李昌隆仍然擠出時間自學專業(yè)知識,不斷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主動承擔不斷優(yōu)化項目總體設計、調試及故障排查等各項工作。
為了確保各項任務順利完成,他充分發(fā)揮總體專業(yè)的牽引作用,不斷整合并統(tǒng)籌配置總體室團隊人力資源,針對不同項目特點,對團隊成員進行合理分工,并積極協調其他專業(yè)的技術力量支持。
“要清楚我們工作的意義”
李昌隆不僅是一名技術尖兵,如今更是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團隊帶頭人。
作為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他循循善誘,為專業(yè)發(fā)展培育希望的種子。為了幫助青年人快速穩(wěn)步成長,他在研究室內部精心設置小課題,通過課題研究不斷向年輕同志毫無保留地傳授實踐經驗、無怨無悔地詳細答疑解惑。
他總是鼓勵青年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加強理論知識儲備。在新技術創(chuàng)新領域,他帶領大家頭腦風暴,激發(fā)大家深入思考“能夠創(chuàng)造出什么”,在踏踏實實開展項目研究工作的同時,提高航天責任感和自我認同感?!耙欢ㄒ宄覀児ぷ鞯囊饬x在哪里?!彼O蚯嗄耆苏f。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