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22日,2023“光影中國”影像采風行走進成都,采風團先后來到興隆湖濕地公園、麓湖公園社區(qū)、火石巖村天府棲岸、人民公園等地進行攝影采風。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在興隆湖濕地公園,水清岸綠;在麓湖公園社區(qū),出門入畫;在火石巖村天府棲岸,推窗即景……古蜀文化與綠色理念在這座公園城市有機融合。
近年來,成都全面推進踐行新發(fā)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qū)建設,積極探索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實踐,有力夯實城市生態(tài)基底,打造公園城市大美形態(tài),一座座大中型公園、口袋公園、微綠地、小游園,在成都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xiàn)。(統(tǒng)籌:史鵬飛 文字:宋宇)
麓湖公園社區(qū)有效統(tǒng)籌居民生活與生態(tài)保護。 邱活攝望平街美食香香巷。 伊霄攝麓湖公園社區(qū)俯瞰。 伊霄攝清晨的興隆湖濕地公園生機盎然。 王海林攝人民公園鶴鳴茶社,市民游客在欣賞表演。 劉杰攝人民公園內茶館,市民游客在享受午后慢時光。 王海林攝望平街創(chuàng)意街區(qū)。 邱活攝興隆湖濕地公園內,隨處可見現(xiàn)代化的建筑設計。 邱活攝興隆湖濕地公園沿湖跑道。 伊霄攝興隆湖濕地公園與城市樓宇融為一體。 伊霄攝游客在人民公園內劃船游玩。 邱活攝在麓湖公園社區(qū)內,家園即公園,公園即家園。 劉杰攝正興街道火石巖村天府棲岸俯瞰。 王海林攝正興街道火石巖村天府棲岸一角。 劉杰攝作為市民游客經常光顧的“網(wǎng)紅”打卡地,位于興隆湖畔的中信書店清早開門營業(yè)。劉杰攝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