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第十屆中法高等教育合作辦學機構年會在法國駐華大使館舉行。法國駐華大使羅梁(Laurent BILI)、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教育服務認證部副主任趙燁、法國駐華使領館代表及15所中法合作辦學機構的代表出席會議。會議就中法合作辦學的現狀與前景進行總結并展開討論。
據了解,截至2019年,共有15所中法合作辦學機構經中國教育部審批設立,數千名中國學生從這些機構畢業(yè),獲得兩國政府認可并得到國際承認的文憑。中方合作大學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寧波、武漢、珠海和東莞。
法國駐華大使羅梁指出,法國高等教育的卓越性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認可。卓越成就不僅來自于歷史積淀,同時得益于擅于應對新挑戰(zhàn)和探索前沿新知的一貫態(tài)度。一個世紀以來,法國的卓越教育一直為中法關系服務。目前法國是中國留學生數量排名第三的歐洲國家,也是與中國開展合作辦學機構的第三大國。法國的頂尖大學、商學院和工程師學院與中方合作學校一起成功開展了高質量的培養(yǎng)項目。截至2019年,共有15所中法合作辦學機構,這個數字還將不斷增長。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教育服務認證部副主任趙燁介紹了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其實施辦法及中國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她表示,中法合作辦學是中外合作辦學的典范。中法合作辦學機構的教學層次從本科階段到博士階段,教學在三種語言(漢語、法語和英語)的跨文化環(huán)境中進行。目前15所中法合作辦學高校大多是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合作領域涉及航空核能、醫(yī)學、化學、旅游等領域。此外,她提出,中法合作辦學也應思考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本土師資隊伍建設和國外優(yōu)質教育資源本土化的問題及“飛行教師”的問題,并提議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拓寬合作渠道及促進學生國際國內交流、合作招收和培訓國際學生、推進“留學中國”,共同推動中法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孫晨晨)
關鍵詞: 中法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