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指示表表針指向11千伏,紅色合閘指示燈亮起,3月29日,隨著香港中華電力高壓電源引入,位于香港落馬洲河套地區(qū)的中央援港應急醫(yī)院項目一期進入聯(lián)調聯(lián)試階段,即將正式完工。
30天,建成500張床位的負壓病房,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建設規(guī)模如此之大的特殊醫(yī)院,沒有先例可參考。工期緊張、連日大雨、地質條件復雜、臨建設施缺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近兩萬名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為著“中央援港、同心抗疫”的共同使命,逆行馳援河套工地,在一片荒灘上建起了“生命方舟”。
爭分奪秒,“先生產(chǎn),后生活”
落馬洲河套地區(qū)鮮有人煙,沒有酒店、民居可以租用。為和時間賽跑,日常生活區(qū)還未來得及搭建,建筑工人們就已開拔至項目工地,投身到這場硬仗之中。
中建鋼構工人陳春召,便是建設者大軍中的一員。工人們沒有休息區(qū),只能睡帳篷,很多帳篷都搭在了還沒有澆筑水泥的淤地之上?!拔覀儎偟竭@時,這里啥也沒有,晚上大家擠在18人的帳篷里打地鋪?!标惔赫傧蛴浾咧v述,他住的帳篷下面沒有“打灰”,一下雨帳篷里像和泥一樣,被子也被打濕了,蓋在身上又沉又冷。
不僅雨天不好過,晴天也十分難挨。“有幾天輪到我上夜班,白天得補覺,可太陽出來后帳篷像個大蒸籠一樣,悶熱得根本睡不了人。我和幾個工友就把鋪蓋搬到外面的陰涼地兒,露天躺一會兒?!标惔赫僬f。
臨建的匱乏,仿佛回到了60多年前的石油大會戰(zhàn)時期?!皠倎砟菐滋?,水電還沒接通,干了一天活兒下來,澡都沒法洗就直接睡覺了?!敝钡饺旌螅鞴^(qū)開始搭建洗漱間,陳春召才洗上到這之后的第一個熱水澡。
而臨時搭建的簡易洗漱間對于上千工人來講,仍是“一間難求”。大家晚上十一點多下工,已極度疲憊了,洗澡有時還要排隊排到凌晨。
就這樣,工人們一邊搶工期,一邊蓋生活區(qū),咬牙撐過了最艱難的初期。之后幾天,10人一間的活動板房搭建完畢,不必再住帳篷,更多淋浴房、洗漱間、移動廁所相繼啟用,生活區(qū)功能逐漸完備。
“建應急醫(yī)院可以減輕香港那邊的抗疫壓力,我想為這件事出一點力?,F(xiàn)在醫(yī)院已經(jīng)開始鋪草坪,再過幾天就要完工了!”陳春召的眼睛里閃爍著興奮與期待。
櫛風沐雨,不畏艱險“搶時間”
工地缺少基建,所有的人員、物資、設備都通過唯一的一座橋進出,可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河套地區(qū)本就是灘地,而連天的陰雨,讓路況變得更加糟糕。
下雨天不僅道路泥濘,還有積水,有的水坑深得像魚塘一樣。運輸材料的大貨車輪胎陷進泥里,車上的鋼材只能靠人力搬運。夜晚的風雨中,運輸車的車燈將工地照得通明,工人們披著雨衣,喊著號子,合力將一件件兩米多高的鋼結構從車上卸下,踏著淤泥扛到施工點。
“當時沒有正式的路,都是大家用腳蹚出來的土路。”中建裝飾所屬中建深裝項目安全負責人徐佳宸描述著施工現(xiàn)場的路況。大雨一下就是好幾天,工地有些地方的泥漿能沒過小腿,大家硬是踩著泥漿干活兒,有時一腳陷下去鞋子都拔不出來?!斑@可算是真正的‘水泥路’了。”徐佳宸打趣道。
雨天施工進度本就被拖慢,雨水還會導致電線跳閘,需要電工搶修?!耙驗闊o法確定問題出在哪,電工們冒著雨,一個工區(qū)一個工區(qū)地排查,涉水維修?!毙旒彦氛f,所有施工都離不開電,工人們等得著急。下雨維修電路安全風險更高,又著急怕延誤工期,直到發(fā)現(xiàn)故障點,重新接通電源,大家才如釋重負。
不畏艱險,沖鋒在前,昭示著徐佳宸的另一個身份——駐港部隊退伍老兵。徐佳宸對香港有著特殊的感情,此次毅然重披“戰(zhàn)衣”,回到香港參與援建。
“我轉業(yè)后參與過深圳三院應急院區(qū)的建設,這是第二次參與應急醫(yī)院建設,但是這一次任務更加艱巨,既然來了,就已經(jīng)做好了打硬仗的準備。這幾天生活條件大有提升,能把心思全部放在生產(chǎn)任務上,干勁兒更加足了?!毙旒彦氛f。
夜以繼日,展現(xiàn)“中國速度”
早一日竣工,應急醫(yī)院就能早一天救治與新冠肺炎疫情抗爭的病人。高峰期1.4萬余人同步施工,車流量達2883車次,1天完成4.3萬平方米的場平,3天完成1.6萬多方混凝土澆筑,5天完成4000多個箱子拼裝……近兩萬名工人夜以繼日,早晚班輪換24小時不停工,展現(xiàn)著“中國速度”。
中建科工工人李榮清3月8日來到工地,每天早上6點鐘起床,吃完早飯后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到晚上十點多下工,20多天來從未停歇。
“剛開始沒那么多人手,我們就多干一會兒。工期緊,能趕就盡量往前趕,累一點不算啥。”用手套抹了一把額頭的汗珠,李榮清轉身又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
1993年參加工作的李榮清,做這一行已經(jīng)快30年了。“我來之前就聽說這里條件比較艱苦,心里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贝饲?,李榮清就曾參與雷神山、火神山醫(yī)院的建設,如今又來香港援建應急醫(yī)院,“不管是去哪里,都要把任務做好、做完,來了之后從沒想過要退縮?!?/p>
負責鋼結構焊接的陳春召師傅也是如此。雨天施工時,即使穿著雨衣身上也會被淋濕?!斑@還不算什么,更難的是,雨水淋到手把焊,容易導電,雙手被電流電得發(fā)麻,手把焊都握不穩(wěn)。”即使這樣,陳春召也從未言苦,更沒有因此耽誤工程的進度。
晨光熹微,一面五星紅旗在落馬洲上空迎風舒卷。紅旗下,工人搬運的號子聲、機械作業(yè)的轟隆聲、貨車穿梭的鳴笛聲,此時交織成一首激昂的協(xié)奏曲。
天亮了。
(記者 董 蓓)
(責編:劉圓圓、宋美琪)關鍵詞: